设置

关灯

海鸥教授 三

第(5/6)节
,开了眼界的中国人慢慢牛气起来。

    随着自己的职称从助理教授升到副教授,再升到正教授,每次到这所学校来受重视的程度反而下降,目的也变了。

    以前都要求他帮忙能不能弄出国,到后来则要求一起申请科研项目搞钱,有了丁一挂名,经费容易申请多了。

    正想着,几个人鱼贯而入。

    为首的一位体态硕胖,精矍铄,满面生风:“对不起,对不起,上面有人来视察,这个电话不能不接。

    ”一面说,一面上前和丁一握手。

    丁一握住那胖乎乎的手,怎幺觉得这人面熟。

    不想胖子也迟疑了一下,“我们好像见过。

    ”他用手指敲打自己的脑袋,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nhstudysecton”(美国国立卫生院经费评审小组)。

    “你回中国了?”丁一惊讶地开口。

    “是啊。

    ”“什幺时候回的?”“一年多前,千人计划。

    ”这个副校长叫曲直。

    几年前是美国一所有名医学院的副教授。

    他和丁一是在同一个评审小组认识的,都是同一个领域的专家。

    因为背景相同,所以两人常常聚在一起,相谈较多。

    两人都是早年从中国出来读书,做博后,然后凭自己的本事在美国学校谋了一个科研教职,摸爬滚打,一路上来,有了一定的建树。

    在科研题目讨论时,老美其实也挺排外的,常常打压华裔教授。

    于是两人配合默契,遇有谁在科研经费评审上故意刁难华裔教授,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为不少华裔教授们争取到了不少科研经费。

    当时两人在一起交谈时,曲直向丁一叙述了心中的苦闷,自己的科研经费比系上许多其他教授都多,可是职称上一直被压着,升不上正教授。

    他很苦恼,流露出想离开学校的想法。

    那时中国的“千人计划”已经启动,丁一劝他何不试试,他犹豫不决。

    四年期到后,两人不再担任评委,以后少有联系。

    不成想在这里意外相见。

    曲直向身边一位干练的女士说,“杨处长,这位是我在美国的老相识,非常有名的丁一教授,学术水平非常高。

    你们要多多重视。

    ”杨处长马上点头。

    曲直对丁一说:“一别几年,没想到在这里见了面。

    洪教授说有个美国的丁教授和这个学校有多年的交道,而且也曾经考虑过到我们学校当院长。

    我怎幺也没有想到是你。

    原来洪教授还是你的学生。

    哈哈,太巧了。

    这样吧,我们先谈工作,晚上我请客。

    记得在美国时我们一起吃饭,你付过一次账,我还欠你的。

    ”言归正传,洪涛从公文包里拿出计划书的预想方案,简要说了如何申请973计划
第(5/6)节
推荐书籍:分秒(舅甥1V1H)错欲人生在玛丽苏文学里奋斗群欲阁香艳淫靡的海滨游玩之旅淡腥(全)被催眠的女友和她的家人和朋友的生活点滴娇妻沉沦十六岁的大学日记苏依柔的性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