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第三章
第(2/13)节
。
崇祯帝的勤政和爱民,如同阳光一般,照进了百姓的心中,带来了温暖和光
明。
自魏忠贤一党被清除之后,大明朝堂之上,一时间风清气正,人心振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崇祯帝可以高枕无忧。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治理,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于是,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国政之中,从早到晚,批阅奏章,接见
臣工,筹划改革。
十二月的京城,寒风凛冽,但崇祯帝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他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才能让大明王朝焕发新
的生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帝的脸上,那曾经天真的笑容,渐渐被凝重的
神情所取代。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忧虑和思索。
在这个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刻,每一项决策都关乎着大明朝的未来。
正月初五,御花园中,绿柳尚未吐翠,湖边的冰面刚刚解冻。
崇祯帝坐在湖边的凉亭之内,手中握着一卷刚刚送来的奏折,眉头紧锁,沉
思着国家的未来。
周皇后轻步走到他的身边,关切地凝视着他,却也不愿打扰他的思绪。
宫女和太监们在不远处静静守候,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正肩负着整
个国家的命运,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大明朝的走向。
而他们,只能默默地支持,默默地祈祷,愿皇帝的智慧和决断,能够引领这
个国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中,九角凉亭之下,崇祯帝今日选择在此阅览奏折,以求
一丝心灵的慰藉。
乾清宫的压抑氛围让他感到憋闷,于是他步出了宫殿,来到这御花园中,希
望自然的美景能够舒缓连日来的紧张与疲惫。
九角凉亭,以其独特的构造和精巧的设计,矗立于御花园的中心地带,周围
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争奇斗艳的花卉。
亭子的九个角微微翘起,如同鸟儿展翅欲飞,顶部覆盖着碧绿的琉璃瓦,在
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翠色的光芒。
亭内的柱子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尚未泛绿的柳枝上,柳枝随风轻摆,似乎在诉说
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
崇祯帝坐在亭中,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金丝的龙纹图案,头戴
帝冠,面庞俊朗,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眉头紧锁地审视着手中的奏折,时而抬眼望向湖面,让思绪随着波光粼粼的
湖水飘远。
王承恩,这位忠心耿耿的太监,手持拂尘,静静地站在崇祯帝的身
第(2/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