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第三章
第(3/13)节
旁。
他的存在仿佛一道屏障,为皇帝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宁静与平和。
他的脸上带着谦卑的微笑,目光始终关注着崇祯帝的需要。
周皇后,温婉贤淑,她身着一袭华贵的凤袍,袍身上绣满了金丝凤凰,每一
只凤凰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振翅高飞。
她的发髻高高挽起,头戴着金光闪闪的凤冠,凤冠上镶嵌的宝石在灯光下闪
烁着耀眼的光芒。
她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崇祯帝的深情和关怀。
坐在崇祯帝身旁的凳子上,她不仅是皇帝的伴侣,也是他的知己。
她不时地与崇祯帝交换着对国政的看法,她的智慧和见解常常能给崇祯帝带
来新的启示。
凉亭内外,十几个宫女和太监们恭敬地环侍着。
宫女们身着青衣宫装,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手中或捧着香炉,或持着羽扇,
轻轻地为帝后驱散着周围的蚊虫。
太监们则负责监控整个宴会的流程,确保一切按照宫廷礼仪进行,他们的动
作轻盈而有序,随时准备听候皇帝和皇后的差遣。
周围的环境宁静而祥和,偶尔有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间忙
碌地采集着花蜜。
御花园中的湖水,小桥,假山奇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御花园成了崇祯帝暂时逃离朝政繁忙的避风港。
他知道,尽管可以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宁静,但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和国家大
事仍在等待着他去处理。
然而,正是这些短暂的休息时刻,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御花园内,春光明媚,九角凉亭下的崇祯帝在阅览奏折时,因一时不慎,将
一卷奏折挤落于御桌之下。
王承恩,这位机敏的太监,迅速弯腰,将奏折从地面上捡起,动作敏捷而不
失稳重。
周皇后见状,轻启朱唇,温声道:「承恩,把这卷奏折让本宫看看。」王承
恩恭敬地回答:「遵命。」随即,他将奏折递至周皇后手中。
周皇后接过奏折,轻轻展开,边看边念出声来。
她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将刘汉儒的奏章内容娓娓道来。
奏章中所述的畿辅地区百姓之苦,尤其是招买料豆一事,引起了她的关注。
「畿辅地区居民甚困,征派无虚日,而最苦者莫若招买料豆…」周皇后念着,
眉头微微蹙起,显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崇祯帝听到这里,也改变了原先的姿势,端坐在凳子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周皇后的朗读。最新地址
他的脸上露出沉思之色,显然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当周皇后念到刘汉儒
第(3/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