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第三章
第(4/13)节
的建议时,崇祯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意识到,这不仅是解决畿辅地区征派问题的一个机会,更是展现新朝改革
决心的时刻。
「自明年为始,凡府州县三为率,二分解本色,一分解折色。」周皇后念完
最后一句,将奏折轻轻合上,目光投向崇祯帝,等待着他的意见。
崇祯帝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坚定与决断:「刘汉儒所言甚
是,百姓之苦,朕岂能坐视不理。此事关乎民生,朕意已决,便依其所奏,从明
年起,改革征派之法。」
周皇后听后,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她知道崇祯帝的决定将为畿辅地区的百
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王承恩,也在一旁默默点头,心中为皇帝的英明决策而感到自豪。
阳光洒在御花园的九角凉亭上,崇祯帝的目光从奏折上移开,投向了王承恩。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承恩,朕命你负责监督新政策的实施,确保政策能
够顺利执行。」
王承恩立刻跪下,双手抱拳:「奴婢遵旨。」他的脸上写满了忠诚与敬意。
接过崇祯帝拟好的圣旨,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在手中,仿佛捧着的是大明朝
的未来与希望。
王承恩站起身来,面向崇祯帝后退三步,这是对皇帝的尊敬与告别。
然后,他转身,步伐稳重而迅速地朝着内阁的方向而去。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定与力量。
随着距离的增加,王承恩的内心活动变得愈发强烈。
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为一名太监,他深知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白自己对年轻皇帝的
重要性。
他边走边在心中默念,誓言坚定而深沉:「皇上,您虽年轻,但天资英明,
承恩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您左右。哪怕前路荆棘丛生,哪怕要粉身碎骨,我也将
无怨无悔。」
王承恩的步伐更加坚定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皇帝的命令,更是大明朝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为皇帝分忧
解难,为国家尽忠职守。
「皇上,承恩虽身无长物,但愿以此身报效,成为您坚实的臂膀。」王承恩
在心中默默地发誓,他的决心如同磐石一般不可动摇。
在王承恩的心中,忠诚和牺牲是他的座右铭。
他愿意为了皇帝,为了大明朝,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
这份忠诚和决心,让他在朝堂上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也让他在历史
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第(4/13)节